以上六個Script功能提供基本運作功能,若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首頁故事

AIT處長馬啟思於清華演講:我看到了臺灣世代的改變【2015.04.28秘書處】

為拓展學子全球觀的思維,立足臺灣看世界,本校難得邀請到美國在台協會馬啟思處長 (Christopher J. Marut) 於4月22 日蒞校發表專題演講「AIT領航者看美台關係三年來的發展 (Three Years at the Helm of AIT: Reflections on the U.S.-Taiwan Relationship)」。馬啟思處長以駐台三年期間,看美台關係發展,也給予年輕人在生涯發展許多寶貴建議,並提供學子在思考國際關係以及發展全球觀的新視野。

本校司徒文 (William A. Stanton) 副校長 表示,馬啟思處長來到清華大學演講別具意義,本週是清華校慶週,而清華的創校歷史當中,美國扮演重要角色。1909年美國總統羅斯福與國會決議退還庚子賠款,並用於助學基金,送中國學生赴美求學;1911年中國以這筆基金成立「清華學堂」,之後逐漸演變成為現在的國立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從創校就與美國建立關係,多年以來關係密切而不間斷,校內有許多教授在美國取得博士學位,從1974年至今有33位清華人參與傅爾布萊特計畫 (The Fulbright Program),獲得獎助學金在美國教學研究或學習;此外,還有交換生計畫,目前有14位美國學生在清華念書,有12位清華學生在美國求學。更加特別的是,馬啟思處長是第一位來到本校演講的AIT處長,我們由衷期盼這會清華與美國之間建立的新傳統。

馬啟思處長在演講中表示,世界上的人有60%是30歲以下的年輕人,他們是促進社會進步的動力,美國政府很重視年輕人的發展。從去年的選舉活動中,他看見世代的改變,臺灣的年輕人並不像一般所說的草莓族,而是堅強、有動力,擁有強大的信念。他鼓勵臺灣年輕人不用為眼前所遭遇的困難而氣餒,要堅定地往前走。

馬啟思處長指出,臺灣是美國第十大貿易對象,美國則是臺灣第二大貿易對象,從2012年以來成長了6%。臺灣跟美國一直保持穩健的互動關係,包括貿易、安全、人道救援等,接下來將要揭幕的內湖區AIT辦公室,也是證明臺美關係穩健發展的證明。對於未來的臺美互動,他抱持樂觀的態度。

在演講後的問與答當中,不少聽眾提到美國對於臺灣加入亞投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 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AIIB)所抱持的態度。馬啟思處長表示,美國支持臺灣的各項國際合作,也建議臺灣在加入國際組織前,要準備好面對內部會產生可能改變,迎接國際挑戰。

馬啟思處長生於康乃狄克州,曾就讀聖母大學,在該校獲得金融與企業經濟學商學士,之後並進入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攻讀企管碩士。他也曾就讀羅德島紐波特海軍戰院,取得國家安全與戰略研究碩士。

馬啟思處長29年的外交生涯,讓他具備了對亞洲事務的深刻理解,其中也包括美台關係。馬啟思最近一次在國務院擔任的職務為東亞暨太平洋事務局的紐澳暨太平洋島事務處處長,為美國亞太地區政策的主要智囊之一。在此之前,他曾任美國駐香港總領事館的副總領事;香港總領事館是美國在全世界僅有的兩個地位等同大使館一般獨立運作的總領事館之一。他也曾在華府擔任東亞暨太平洋事務局區域暨安全政策處處長。

馬啟思處長早先的職務還包括了國務院東亞暨太平洋事務局中國和蒙古事務處副經濟處長、美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館經濟參贊、美國駐香港總領事館經濟官、以及美國駐北京大使館科技官。馬啟思處長也曾在美國在台協會擔任領事官和科技官。

<<AIT處長馬啟思於清華演講:我看到了臺灣世代的改變>> 檔案下載:PDF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