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六個Script功能提供基本運作功能,若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首頁故事

清華思想沙龍 野火蔓延風城【2007.06.11秘書處】

屬於清華的人文觀

向來以別具視角的批判筆鋒、與眾不同的思辨能力而著名的作家----龍應台女士,身為一位曾經長期浸濡於異國文化中的華人,一直以來,在全球的華人圈中,她用一種批判但並非無情的筆調、以及帶著濃厚情感與期許的炙熱眼光,觀察著台灣的社會,持續不斷地對眼前的社會現象做分析,以超然的立場點出時代下值得關注的各種議題。

自從龍應台女士應本校通識教育中心之邀,擔任本校通識教育之教授而在校內開課之後,幾個學期下來她的課堂每每爆滿,反應十分熱烈,文化思考的火苗亦在這個以理工科系為大宗的清華校園內開始延燒。爾後,在校園之中成立「清華思想沙龍」的想法逐漸應運而生,繼承了八十多年前清華大學梁啟超、王國維、趙元任、陳寅恪等「四大導師」所開創的人文傳統,期待在這個普遍缺乏積極主動思辨能力的城市之中,播下些許帶著人文氣息的種子,並竭力培育出適合它們成長的環境,讓生活在這裡的人們更具有廣闊的視野,以及多面向的思考能力。

2005年11月8日,在龍應台教授的發起下,「清華思想沙龍」在本校校園中正式成立。經過一年多來的行政經驗累積、各行各業專家學者們的智識貢獻、以及新竹地區各界人士的踴躍參與,從校內咖啡廳的小小講座開始,到舉辦於大禮堂的千人思想盛會,沙龍經歷過了黃一農教授談文化衝突的思辨,也激辯過台灣人如何培養「世界公民意識」的國際化議題;讀過著名的德國小說《香水》,也曾為非洲種族屠殺現象下的生命流淚。從最初只有七個人小小團體,如今傳承給學弟妹們的嶄新面孔、嶄新腦袋,這株專屬於清華的思想文化幼苗,已經悄悄茁壯。

今年五月,「清華思想沙龍」加入龍應台文化基金會所發起的「繁星計畫」,改以「清華思沙龍」的新名稱呈現,期待能夠不僅止是清華校園成為「文化的深林,思想者的耕地」,並使渴求文化與思想的風城市民能擁有更甘甜的思想泉源,進而「立足風城,改變世界」。

思沙龍第一幕 弔祭黑蝙蝠

今年六月五日,擁有新穎面貌的「清華思沙龍」,在本校校內舉辦了首場的「黑蝙蝠在新竹」專題。何謂「黑蝙蝠」,這個具有極重要歷史意義的名詞,卻一直鮮為人知。1950年,韓戰爆發,中華人民共和國參戰,美國意識到台灣戰略地位的重要,派遣第七艦隊巡防台灣,並宣佈台海中立化,阻止了中國攻台與蔣介石反攻的迷夢。1953年韓戰結束,冷戰開始,在美國的要求下,國民黨政府成立34中隊、35中隊,替美國蒐集中國軍事情報,迄1967年為止。其中的34中隊,因其皆於夜間執行任務,所駕之偵察機皆漆成黑色,故有「黑蝙蝠中隊」之稱。該隊共執行任務838架次,10架飛機遭擊落或意外墜毀,殉者148人,佔全隊機員之三分之二,只有14位殉難機員遺骸於1992年才被家屬尋獲,集體歸葬台灣,其餘殉難隊員之骨骸則至今仍流散在中國荒山。

而新竹的空軍基地之所在,就是這段歷史中,「黑蝙蝠」的故鄉。

鄰近清華周邊的眷村群聚,其中便不乏當初英勇空軍的成員後裔;清華附近所謂的「寡婦村」,便是黑蝙蝠中隊家眷所居之聚落,當飛行員們一離開家園,便表示著有逼近百分之七十的機率將一去不返,只要其中一家接到噩耗,一聲哀泣聲響起,全村之婦女便不由自主地一同愴然淚下,也為凶多吉少的丈夫落下無奈的擔憂眼淚,同時亦是哀悼自身的命運。

本著獨立思考與勇於面對社會歷史的精神,主持「思沙龍」的清華同學們,帶著徹底瞭解、蒐集資料過後的極度感動,決定將對黑蝙蝠中隊的紀念座談會,做為嶄新的「清華思沙龍」第一場活動。許多親身見證這段歷史、歷劫歸來的英雄們、以及罹難的無名英雄之家眷後代,皆受到「思沙龍」的誠摯邀請,帶著複雜沈重的回憶,出席這場盛會。會場間始終瀰漫著一股深沈的歷史氣味,一種屬於大時代的感動,超過一千四百名的各界人士,齊聚大禮堂,為這一群靜默的英雄致敬。

龍應台教授表示,縱使政府與軍方對黑蝙蝠們的犧牲皆未曾有任何致意舉動或釋出感謝,但清華這一群年紀輕輕的學生願意去關心、去瞭解歷史,扛起歷史的責任,讓她看到了希望。

該如何將身邊看似細微的任何感動,凝聚成龐大的力量,全是為與不為而已。不止「清華思沙龍」,相信有更多值得發掘的社會情感,就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期待這個由龍教授與清華學生發起的思想團隊,能順利茁壯、成長,擴展全華人具有人文素養的全球宏觀。

<<清華思想沙龍 野火蔓延風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