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六個Script功能提供基本運作功能,若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媒體報導

今年諾貝爾物理獎的發現 清大團隊有參與
新聞來源:中時電子報   發佈時間:2017-10-17

 2017-10-03 記者 林志成 報導

今年諾貝爾物理獎頒給美國雷射干涉重力波偵測站 (LIGO) 的3位科學家魏斯、巴利許及索恩,他們是發現重力波的最大功臣,在去年2月發表的論文中,全球15個國家的1015位科學家對這項科學成就做出貢獻,包括清大光電工程所教授趙煦的5人團隊。

愛因斯坦於1916年預測大質量的物體劇烈運動時,時空的扭曲將以重力波的方式傳播。但愛因斯坦當時認為,遙遠的宇宙中星體劇烈運動產生的重力波傳到地球已太微弱,不可能在地球上偵測到。

LIGO號召世界各國科學家一起進行重力波的偵測,在2010年時,主動找上趙煦的團隊,負責研發高靈敏度的雷射反射鏡鍍膜,降低熱擾動雜訊、提高重力波觀測儀的靈敏度,更快、更準確地捕捉到「宇宙的聲音」重力波。

去年2月,LIGO宣布發現物理界聖杯的重力波,在這項重大發現的論文中,全世界有1015個科學家共同掛名,趙煦和他4個學生也名列其中。

趙煦表示,今年獲諾貝爾物理獎的3個科學家,是在重力波偵測計畫中奠下基石的人,台灣團隊則有幸參與這個科學計畫。

「對於LIGO團隊的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物理獎,我們與有榮焉。」趙煦說,LIGO打算開發出動力波天文學,因此關於偵測器靈敏度,還要再提高,清大團隊會持續與LIGO合作。

趙煦多次與今年獲獎的魏斯、索恩互動,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兩位知名學者十分謙和有禮,不論在演講場合或私下對話,都將成就歸功於整體LIGO團隊。且兩人不因已成功偵測到重力波而滿足,十分關切技術發展進度,目標訂在未來5年內將靈敏度提高3倍,觀測體積提高30倍,觀測次數提高到數天一次。

趙煦說,索恩聊天時告訴他,自己年輕時的興趣就在音樂和電影,還愛吹薩克斯風和黑管,更熱愛搖滾樂,索恩68歲時退休,人生轉進最愛的電影和音樂領域,並擔任2014年賣座電影「星際效應」(Intersteller) 的執行製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