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六個Script功能提供基本運作功能,若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媒體報導

清華師生完成林仲桓遺願 鍺烯論文登上國際期刊
新聞來源:聯合報   發佈時間:2018-01-30

2018-01-29   記者 張雅婷 即時報導
 
國立清華大學物理系博士生林仲桓投身研究半導體薄膜新材料鍺烯,卻在實驗取得重要成果之際,於前年不幸遭遇車禍身亡。指導教授唐述中等7位清華師生接手他所留下的實驗數據,耗時一年半完成論文,並以林仲桓為第一作者投稿國際學術期刊Physical Review Materials,即將見刊,公開林仲桓對物理界的貢獻。
 
清華大學今天舉辦「成長在銀表面的單層雙鍺烯相位」論文發表會,邀請林仲桓父母與會,見證愛子的成就。發表會還特別留了一個空座位並擺放一套博士袍服留給林仲桓,緬懷這位英年早逝的清華學生。清華大學校長賀陳弘表示,林仲桓從學士、碩士至博士都在清華度過,擁有親切、沒有架子,卻又擇善固執的個性,是典型的清華人。
 
與林仲桓在實驗室相處長達5年的同學陳韋全說,林仲桓做實驗十分嚴謹,一步不讓,私下卻很好相處,愛講冷笑話、打籃球,要學弟別叫他學長,大家都直呼他「月亮」,而月亮的生日是四年一次的2月29日。林父表示,從小林仲桓就喜歡抓昆蟲,印象深刻記得高中時就立志要念清大,還在房間大喊「清華大學我來了!」,想到兒子在清大度過超過十年歲月,更有師生幫忙接手完成博士論文,充滿感激之情。
 
當時林仲桓被撞身亡時,隨身攜帶的筆記型電腦被肇事者燒毀,其中分析數據也付之一炬,當初接手研究者包括物理系教授唐述中、牟中瑜、鄭弘泰,及陳韋全、陳亭宇等4位碩博士生,花了許多心血,從林仲桓於國家同步輻射中心的實驗室電腦中還原數據並接續分析研究。唐述中表示,林仲桓生前埋首鍺烯研究,嘗試以不同成長溫度、蒸鍍速率、方法,終於成功在銀表面長出鍺烯、形成一層漂亮的蜂巢狀結構,是相當重大的突破。
 
即使林仲桓從電子結構及繞射型態上發現鍺烯的成長,但林仲桓仍持懷疑,還找來其他論文想推翻指導老師的判斷,導致師徒大吵一架。唐述中推薦他到台大白偉武教授的實驗室進一步研究找答案「眼見為憑」。2015年底,他在實驗室用掃描式穿透顯微術首次看見清楚的鍺烯影像,很高興地寫email回來告訴唐述中這個好消息。但也讓唐述中自責,「早知道就不要叫他去台大,是不是就不會發生車禍」。
 
唐述中在2013年參加科技部舉辦的新穎二維材料研討會時,提出成長鍺烯的想法,卻不被資深教授與研究員大多不看好,「感謝月亮,願意和我一起冒險追夢、築夢,但是夢未完成,因為月亮所留下來的遠超乎想像!」唐述中表示,鍺烯所具備的自旋極化電子性質,被視為有望取代石墨烯的新材料,未來可用在與磁性有關的電子元件和產品上,應用範圍比石墨烯、矽烯更廣。
 
【聯合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