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六個Script功能提供基本運作功能,若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媒體報導

清大開發毒性低、低成本OLED 盼技轉推廣
新聞來源:聯合報   發佈時間:2018-03-27

 2018-03-21 記者 林良齊 即時報導

 
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技術商業應用日趨成熟廣泛,包括許多手機都採用OLED面板,但市售螢光材料OLED發光效率約為5%、磷光元材料雖有20%但得應用稀有金屬價格十分高昂,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鄭建鴻、劉瑞雄及材料系教授林皓武組成團隊在「新型雙硼材料元作」突破,具有低功耗、高功率且功率衰減慢等特色,研究已登上國期期刊Nature Photonics。
 
OLED具有輕薄、自發光、平面光源、色彩豔麗等特色,尤其顯示器更有可彎曲性、透明度等功能,未來可望實現科幻電影中卷軸般的顯示器與車窗上的智慧螢幕,更能接軌VR與AR的技術需求。但市售的OLED發光效率不佳、且部份價格昂貴。
 
因此,有許多實驗室開發第三代的發光材料「熱活化延遲螢光」以低成本純有機材料組成,元件效率可突破傳統螢光低效率限制、匹敵高效率磷光元件表現,但在高亮度下卻遭遇嚴重的效率衰退問題。
 
而清大團隊透過棒狀分子形狀,使材料在熱蒸鍍下傾向水平排列時,增進元件出光的效率,更一舉突破傳統螢光及磷選OLED外部量子效率限制,配合製程與變角度光譜量測技術,製作出具有38%外部量子效率的超高效能綠光OLED,此外也具有低效率衰減特色。
 
鄭建鴻說,目前OLED製程中運用許多稀有金屬,成本較高,但透過此技術運用的是有機材料成本較低,更具有低功耗、高功率、效率衰減慢等特色,目前也積極與國內外廠商洽談技轉。
 
(聯合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