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六個Script功能提供基本運作功能,若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媒體報導

清大才女創作「指揮豌豆生長」 登上國際藝術殿堂
新聞來源:自由時報   發佈時間:2019-09-05

 2019-09-05 11:01
記者洪美秀/新竹報導

清華大學跨生物科技與藝術創作的碩士生才女周巧其設計如地球儀的機械,利用電腦控制其旋轉,並利用植物向光性控制豌豆生長,讓豌豆莖苗長成三角、螺旋、甚至心形圖案,因跨域的藝術創作,獲國際藝術節總監推薦,將在今天受邀到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展出,登上國際藝術殿堂。

22歲的周巧其是清大跨院國際碩士學位學程的碩士班新生,她和大學同學胡悠揚組成創作雙人組「Y2K」,創作「生物訊號_模控」(Biosignal Cybernation)作品,兩人都因此作品獲邀參展,更是今年林茲藝術節最年輕的台灣藝術家。

清大表示,1979年創立的林茲電子藝術節有「科技藝術的奧斯卡」之稱,今年主題為「跳脫框架—數位革命的中年危機」,全球有千名科技藝術的頂尖創作者參與,大多以電子藝術創作為主,但周巧其結合生物科技,展現跨域創作能力。

周巧其雖是學藝術出身,卻對生物科技有興趣,也擅長木作與機械構造,與創作夥伴胡悠揚擅長電腦程式編寫互補,兩人從日本的方形西瓜創作發想,於是創作一個可360度旋轉、形似地球儀的儀器,上面放燈泡,運用植物的向光性和背地性等特性來控制生長方向,且透過電腦指令轉動儀器中的豌豆苗,讓莖苗長成預設的圖案。

兩人為找出豌豆苗生長的規則,胡悠揚每隔5分鐘拍攝一張豌豆生長圖,並透過人工智慧分析數據,設定三軸馬達定時轉動豌豆苗,來控制豌豆苗的生長方向。

會選擇豌豆是因它長得快,每天照光16小時,就可以長0.6到1公分,10幾天就能長成一件完整圖案的作品。」周巧其笑稱這台儀器就像「植物的3D列印機」,已試過三角形、方型、菱形、五角形、六角形等,且只採用紅波光,也能控制豌豆多長莖、少長葉。

兩人受邀參展林茲電子藝術節的歷程特別,因這個「生物訊號_模控」作品今年2月入圍日本的You Fab全球創意獎,評審團中有位林茲電子藝術節的藝術總監史塔克,受其關注而邀請兩人參展,讓兩人幾乎睡不著覺。

周巧其今年考進清大跨院國際碩士學位學程「藝術與創新科技」組,獲生科院教授李家維的指導,還學會採用標本原色保存技術,將長成特定形狀的豌豆苗作成標本定型,將植物的原形原色保存下來。

周巧其說,得到國際藝術節邀展的肯定,讓她覺得很開心,將繼續在生科與藝術領域發揮創作能力,期許讓國際看到台灣在藝術創作的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