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是朋友圈公認的「句點王」,大夥互相打趣說笑時,他卻渾身不自在,甚至擔心別人是在笑他。本校學習科學研究所助理教授詹雨臻深入研究大腦發現,怕被笑者大腦掌管與「認知控制」有關的背側腦區比一般人活化,掌管「情緒」的腹側腦區則較不活化,因此他們閱讀笑話時,大腦傾向認知控制、壓抑情緒,無法產生愉悅的感受,也就是俗稱的「想太多」或「解嗨」。
詹雨臻說,所幸大部分這類被認為缺乏幽默的人,都有機會透過後天的訓練來補救,把笑話從「認知」到產生愉悅「情緒」的這段連結補起來,重拾歡笑。
這項研究是全球首篇利用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技術來分析怕被笑者的大腦機制,以認知神經科學的觀點,研究其心智與大腦歷程,研究成果本月初登上《Nature》子期刊《Scientific Reports》。
詹雨臻表示,正常人聽到笑話會有開心的情緒反應,但怕被笑者無法融入情緒,他們無法欣賞幽默,在大家都很嗨的時候,很容易自己潑自己冷水,瞬間瓦解歡樂氣氛,被稱為「解嗨(high)」。
詹雨臻指出,怕被笑者多半對聽笑話沒興趣,且在聽到嘲諷型、攻擊型的笑話時會更加敏感。實驗結果顯示,當他們閱讀嘲諷性質的笑話時,大腦的背側皮質紋狀體系統比一般人更活化,代表大腦進行較多的認知控制,忙著分析別人是否在嘲笑自己;另一方面,他們的腹側中腦皮質邊緣系統卻比一般人不活化,表示他們較無法透過閱讀笑話引發愉悅好笑的情緒反應。
國外研究顯示,有這樣「怕被笑」、「解嗨」特質的人,約占總人口的2% ~ 15%,且英國和亞洲的比率較其他地區高。詹雨臻坦言,她自己從小也是缺乏幽默感、聽不懂笑話、很嚴肅的人,5年前開始投入此一領域研究,想了解「笑點」在大腦內到底如何運作,也進一步了解自己。
詹雨臻指出,「怕被笑」多由後天環境造成,如幼兒時期與父母關係疏離、青春期受到霸凌、成年後遭職場霸凌等,這些原因讓怕被笑者的大腦認知管理與情緒的連結消失,但所幸「只要不是先天缺陷,消失的腦連結都可以透過訓練將它再度連起來」,如多聽笑話,先學會聽懂笑話,之後再學著欣賞。
詹雨臻看到學校內有些不解幽默的人,在社交上也碰到障礙,甚至被嘲笑、霸凌,部分日後還變成霸凌的加害者,感到十分不捨。她表示,如果學校教育能針對「怕被笑」特質的學生進行引導,培養他們的幽默感,讓他們學習用比較彈性、正面的方式解讀及感受幽默,並鼓勵多數人都學習不帶嘲諷的幽默,就有機會讓他們重新擁抱講笑話的快樂。
科幻電影裡微型機器經由注射進入人體修復受損器官的情境,將可望成真。本校化工系教授堀江正樹與博... (繼續閱讀)
將5根手指套上特製的機械手,在機器引導下,手可靈活的做出開合、握拳、比劃數字等動作,同時每一... (繼續閱讀)
本校化學系季昀教授、材料系林皓武教授以及臺灣大學化學系周必泰教授合組的研究團隊,研發出新世代... (繼續閱讀)
用書法寫下對台灣半導體發展的情感,台灣半導體先鋒、清華大學講座教授史欽泰21日起在本校藝術創意... (繼續閱讀)
本校於12月7日舉辦校務發展諮詢委員會,邀請國內外學者專家為本校校務發展提出建言。委員皆認為,... (繼續閱讀)
教育部日前公布第20屆國家講座,今年9位得主中,有3位為本校教師,分別是化學系王素蘭教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