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今天慶祝創校114週年暨在台建校69週年校慶,以「清華與我」為校慶主題,串聯不同世代清華人的記憶與創新。
旺宏館穿堂的互動裝置成為校慶焦點,以全球校友會分布地圖為背景,搭配巧思設計的翻翻牌。其中一道問題牌面「清華最重要的人是誰?」,翻開後是一面鏡子,象徵「你就是清華最重要的人」,巧妙呼應今年校慶主題,鼓勵每一位參與者與本校產生連結、共創故事。
高為元校長與4位傑出校友及校友總會陳立白理事長一同踩動自行車社學生修復的二手腳踏車,校友地圖上連結全球各地校友會的彩色燈條也適時亮起,象徵清華人懷抱永續理念一起同行,騎向更精彩的未來。
高為元校長在校慶大會表示,本校過去一年持續拓展影響力,高雄校區發展已逐漸步上軌道,與中華大學的整併計畫也正穩健發展,將於今年正式向教育部提出整併申請。他強調:「清華的成長離不開每一位清華人的投入,大家對母校的關心是我們前進的重要力量。」
校友總會陳立白理事長表示,清華自創校以來秉持「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校訓,培育無數優秀人才,今年校慶主題「清華與我」正是我們共同的精神寫照。陳立白理事長邀請更多清華人加入校友會行列,「一起成為母校堅強的後盾,為清華做得更多、做得更好。」
畢業50年的1975級核工、物理、化學、數學系所校友代表一同在校慶大會上,將4系校友合力募得的7,500萬元捐贈給母校,展現對清華深厚的情感與支持。
這筆重要捐款將用於多項校務發展,包括核工系校友支持成功湖整治並命名西北廣場為「NE75廣場」,同時支持本校硼中子捕獲治療(BNCT)發展基金及永續核能教育與發展基金;化學系校友則捐助化學館外牆與室內整修工程;物理系校友協助更新系館「機械工廠」設備;數學系校友也捐助包含系友會獎助學金、清寒與急難救助金,及王懷權教授紀念獎學金等多項助學基金。
1975級化學系程章林校友代表值年校友分享難忘的校園回憶。他提到,52年前自己正值大二升大三,曾在剛落成的大禮堂參加學生會代表選舉,見證台灣大專院校首次學生會主席普選。
程章林校友說,清華帶給學生的不只是知識,更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及求真、務實的人生態度,「清華是我們青春的起點,也是我們一生的座標。」
校慶大會上也表揚本年度的傑出校友,包括友順科技創辦人高耿輝(核工77級)、璟德電子創辦人簡朝和(材料79、81級)、台積電資深處長、協理段孝勤(電機81、83級,EMBA 14級)、牧羊人集團創辦人孫宗德(工學院學士班13級),表彰他們在專業領域卓然拔萃,對母校與社會多所貢獻,足為清華人楷模。
簡朝和校友在創業之前,曾在本校執教,教過的學生有3千多位,與他同獲傑出校友殊榮的孫宗德校友就是他當年的學生。師生兩人在同一天獲頒本校傑出校友,也傳為美談。
本校化工系碩二生趙繼群為今年校慶特別創作樂曲《清•夢》,並由18位音樂系學生在校慶大會合奏。趙繼群大學時雙主修音樂與化工,是本校跨領域多元學習的代表。他說,《清•夢》正是融合科學與人文特質的作品。
光舞藝術社也在校慶大會中表演。最後由清華校友合唱團獻唱《You Raise Me Up》,並帶領全場齊唱校歌,凝聚跨世代清華人情感。
校慶大會也迎來許多貴賓,包括國家原子能科技研究院院長高梓木、新竹市教育處處長林立生、桃園市青年局局長侯佳齡、台達電董事長暨執行長鄭平、台聯大系統副校長蘇蘅、中華大學校長劉維琪、墨西哥駐台辦事處經貿組組長Francisco Javier Martínez、荷蘭在台辦事處資深經濟事務官Franziska Tsai等。
本校一向以跨域多元學習見長,今年8月還將推出更彈性的「適性探索方案」。由於學習制度的選擇愈來... (繼續閱讀)
本校主辦的「春之清華藝術節」今天揭幕,將呈獻超過30場音樂會、假面舞會、科技藝術工作坊,並將首... (繼續閱讀)
為激勵及表彰師生的永續創意與行動,本校舉辦第一屆「清華永續獎」評選,共有55組師生與行政團隊、... (繼續閱讀)
第二十六屆(2025年)傑出校友經2024年12月27日遴選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通過,當選人為:原科院推薦的... (繼續閱讀)
當小鼠的攻擊行為被抑制後,竟開始對陌生的同類表現出相互理毛的利他行為。本校的跨物種研究發現,... (繼續閱讀)
梅園是紀念本校老校長梅貽琦精神的重要地標,但園內的老梅樹卻得了俗稱「日燒病」的枝幹溝腐病,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