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六個Script功能提供基本運作功能,若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首頁故事

工工系張國浩副教授、光電所黃承彬副教授、中文系顏健富副教授榮獲中央研究院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2016.07.13秘書處】

 工工系張國浩副教授(數理科學組)、光電所黃承彬副教授(數理科學組)、中文系顏健富副教授(人文及社會科學組)榮獲2016年中央研究院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以下為3位老師的簡介:

張國浩 隨機最佳化演算法新突破

張國浩副教授於2008年自美國普渡大學取得工業工程博士後,先於美國西維吉尼亞大學任教,2009年8月返回母校清華大學服務。

張老師主要研究領域為隨機最佳化,其研究主要為探討隨機系統之基本性質,並根據這些性質發展最佳化之方法論。除了理論研究之外,張老師更致力於將發展之方法論應用於解決業界問題,使得產業界與學術界之間能從中互蒙其利。

張老師回國後發表一系列隨機最佳化演算法之研究,其中新型反應曲面法更是過去50年來此領域最重大的突破,不僅研究結果刊登於作業研究與最佳化領域之頂尖期刊,也獲得美國作業研究與管理科學學會(INFORMS)之雜誌ORMS today報導。

張老師於作業研究與最佳化研究領域之貢獻亦使其獲頒2015 歐洲作業研究學會(The OR Society) K.D. Tocher Medal以及美國作業研究與管理科學學會(INFORMS)年輕學者大獎2012 Bonder Scholar Research Award,是台灣目前唯一獲得此兩獎項的得獎人。此外,張老師發表於工業工程領域頂尖期刊IIE Transactions 亦獲得2015 Best Application Paper Award之殊榮。

張老師非常感謝這些年科技部、清華大學以及資策會經費上之支持。另外也感謝系上老師的提攜與愛護,以及一起努力打拚的研究室夥伴,他們是這些豐碩的研究成果的重要功臣,「感謝家人與朋友,他們的全力支持是我在從事熱愛的教學與研究上最重要的推力。」

黃承彬 電漿子光學卓越貢獻

黃承彬副教授於2008年取得普渡大學電機博士學位後,返回母校清華電機系及光電所任教。他的研究領域包括電漿子光學、超快光學、非線性光學、及毫米波光子學。

黃老師在對研究生的訓練上,強調踏實認真、理論與實驗並重。未來實驗室的發展,希望結合脈衝塑型的長處,在超快電漿子光學上做出貢獻。他近期在電漿子光學的研究成果,也陸續發表於奈米與物理相關領域的重量級期刊。

獲此殊榮,黃老師要對本次獲獎的3位主要貢獻者:光電所碩士生蔡瑋義、谷禎達與陳境馥,致上最深切的敬意,「感謝合作者哲勳、林鶴南老師、魏培坤老師的情義相挺,感謝電機系與光電所給予的資源,感謝清華同事們的友誼。最要感謝的是家人的陪伴與支持,永遠是時而崎嶇、時而寂寞的研究之路,最溫暖的一盞明燈。」

顏健富 鑽究晚清文學的背包旅人

顏健富副教授分別於國立臺灣大學與政治大學取得中文系學士、碩士與博士學位,畢業後到清華大學執教。

顏老師的專長是近現代中國文學研究,尤其致力於晚清小說,探索19世紀處於天崩地裂的中國作家如何透過小說書寫思考自我的定位?深沈根植於民族心理的文學傳統如何與彼時湧入的新思潮對話?各種激烈碰觸與重組的概念思潮又如何牽動小說敘事與文學範式的轉向?

他觀察各種新舊概念在小說敘事中的衍繹方式,著有《從身體到世界:晚清小說的新概念地圖》、《革命、啟蒙、抒情:中國近現代文學與文化研究學思錄》,多篇論文發表於一級期刊,受到學界的肯定。

同時是背包旅人的顏老師,鑽究晚清文學中的「烏托邦」、「世界」、「冒險」、「非洲」等議題,回應的是旅人根深蒂固且又蠢蠢欲動的出走欲望。他指出旅途的吉光片影,如同鱗亮的蜉蝣、雨後的棕櫚味、渺遠的鄉愁、看不見的煙霧般,短暫而又永恆地在旅人的生命地圖上栩栩發光。

此次獲獎,對他而言意義重大,學術志業實可在個人興趣的軌跡上發展。他更結合自身的旅行經驗、文學閱讀與學術研究,開授「旅行與文學」課程,從旅行技術的傳授到遊記經典的閱讀,鼓舞同學背起背包前往未知的前方。

顏老師感謝清大提供重質不重量的研究環境,讓他得以更多時間發掘乏人問津或隱而未顯的材料議題。每個研究議題都得從地基開始打起到蓋起樓房,固然非一蹴而成,可是更能根本性與深度性地回應問題。

為鼓勵國內年輕學者在學術上做深入研究並有重要貢獻,中研院自1996年起設置「中央研究院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分為數理科學、生命科學、人文及社會科學三組。本屆共有121件申請案,獎項競爭激烈,最後共有17位年輕學者得獎。本校有3位老師獲獎。

<<工工系張國浩副教授、光電所黃承彬副教授、中文系顏健富副教授榮獲中央研究院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 檔案下載:PDF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