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六個Script功能提供基本運作功能,若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媒體報導

小火山群楊佳嫻 勇敢探黑洞
新聞來源:中國時報   發佈時間:2016-08-30

小火山群楊佳嫻 勇敢探黑洞

 

2016-08-26 中國時報 記者/林欣誼

若把人的性格以冷熱略分,楊佳嫻在許多人眼中,無疑是火熱熱的。對此,她也在新書《小火山群》後記中自述:「與其做一苗焰火,我總以為自己是更強,更深擴,更鮮烈更頑豔的存在,如小火山群。」

楊佳嫻「出道」早,久遠前的網路時代就以個人新聞台「女鯨學園」成名,2003年出版第一部詩集《屏息的文明》,她一手寫詩、一手寫散文,至今已交出8本書,同時讀完中文所博士,現任教於清大中文系,對學術與創作都有飽滿熱情。

「也許,我是那種不會想太多的作家吧。」她開朗笑說,比起有些作家常陷入「我為什麼要寫」的自我懷疑,她與寫作的關係一直自然而緊密,「我感覺文學沒有背叛過我,或說有任何挫折,也不是文學帶來的。」 楊佳嫻在文學上早慧,約莫小學就把高雄老家書櫃上,除了兒童版文學經典和科普讀物,也把母親的書如夏元瑜、林海音、柏楊等讀完,「因為家庭不和睦,很容易找到別的東西躲起來。」另一項早慧是愛情,她國中就談戀愛,被管教嚴的媽媽不停偷翻書包,青春成了一場與母親無盡的抵抗,乃至大學終可離家北上,她高興得再也不想回去,直到今天。

自然地,文學與愛情是她筆下的主旋律,在她筆下,不論激情或苦痛都以熱烈的姿態現身,文字純熟意象豐富,以絕美的書寫自剖暴露,唯獨,關於早年的家庭,她不太提。童年不幸成就作家或許有普遍性,但有種作家一出手就從破碎親情寫起,另一種則最難下筆是家庭。楊佳嫻屬後者。

直到幾年前她開始某個專欄,忽覺「好像可以寫了」,成為《小火山群》輯一「十八歲出門遠行」的系列篇章。全書末篇〈退回洞穴〉寫3年前妹妹自殺過世,「心也會繞路,但是命運將指引它回到原地。也許它繞路是為了給我餘裕,才能真正打開掩埋的暗房,讓痛苦曝光。」令人錐心。

她謙說寫作沒有計畫、也沒期許,然而這幾年,感覺文字較放鬆了,「或說所謂『美文』不再成為包袱」;家庭能寫了,代表情感上也放鬆了。作為正向如太陽般光熱的人,她始終相信,「有你很想做的事,就不會掉進黑洞。」

撐持著也許曾在黑洞邊緣的她,始終是文學,是那些多如列隊般心愛過的作家,他們留下的文字,和她自己所創造的文字,形成了她的人生,也穩定了一切徬徨。大抵,現在她的創作就處在這個舒服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