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5 記者/張裕珍 新竹報導
教育部與原民會挹注4千多萬元在國立清華大學打造全台首座原住民族科學發展基地「竹屋」,昨天落成啟用。運用近萬根桂竹的建築結構,不僅符合現代建築及消防法規,富有原住民族傳統文化風情,而且周邊還保留許多綠樹,未來可望開放國中小學及一般民眾預約參訪。
清大竹屋的啟用儀式別開生面,除邀原住民耆老祈福,還特別請花蓮太魯閣族人打造一套子母獵刀象徵祖靈庇佑,這套獵刀最後由校長高為元代表接受,作為鎮屋之寶收藏。
清大原住民族科學發展中心主任傅麗玉表示,竹屋建築師林志成在設計之初即拜訪生態專家與原住民族代表,內部打造可容納50人的視聽空間及辦公室、會議室,地下室為文化展間,戶外還有貯放小米的穀倉、3公尺高的瞭望台及三石灶等原住民族傳統生活設施。
另外,竹屋地下室也是教學展示空間,可以運用AR來進行沉浸式的體驗,跟著「吉娃斯愛科學」動畫裡的女主角吉娃斯領略各種科學知識。而且,竹屋的內外都是學習場域,學員可以就地取材製作泰雅木琴、山羌笛、竹槍等傳統藝品,把虛擬化為實物。
清大強調,竹屋結合教學、展示、會議與辦公功能,周邊還保留許多綠樹,環境氛圍令人療癒,未來開放空間可望與中小學師生及一般大眾共享,開放預約參觀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