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6 記者/洪美秀 新竹報導
受武漢肺炎影響、停辦理3年的清華大學國際志工團,今年夏天將整隊再出發,前進肯亞及馬來西亞。其中東非志工團已募集整修220台二手電腦陸續送往東非,並將在肯亞開展資訊教育。馬來西亞志工團則將開闢新據點,前往北干那那推動社區文史保存。
清大國際志工創始於2007年,之後每年出團,服務地點遍布非洲的坦尚尼亞、獅子山、肯亞、迦納、中美洲的貝里斯、及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尼泊爾、印尼等8國,歷年共有675位清華志工參與海外服務。過去3年因疫情阻隔,志工無法出團,但仍持續整修二手電腦送往海外,並錄製課輔影片、辦理線上講座,開啟遠距服務新模式。
今年疫情解封,清華志工團將第十四度踏出國門,飛往海外服務。清華大學副校長呂平江及學務長詹鴻霖今天為即將出發的24位清華國際志工授旗,祝他們圓滿達成任務。
呂平江表示,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清華國際志工團不只行萬里路,更要服萬人務。且志工團出發前1年就要學習當地文化風俗、學修電腦、募款;到了當地要學習謙卑、學習成長;回國後更要學習傳承,將經驗教給下屆團員,一棒接一棒。
詹鴻霖認為,參與國際志工計劃的學生將在當地停留至少1個月,比起短期志工或參訪,更能拓展國際觀及培養危機應變能力,將會是學生出社會前很好的磨練。
東非志工團今年將帶著募集到的120台二手電腦,前往肯亞中部的尼耶利(Nyeri)服務一個半月,為7所中小學設立電腦教室,提供程式語言及師資培訓課程。領隊袁泰智表示,過去在東非為學童推行的資訊教育主要是電腦文 書處理及資料搜尋,今年首度導入「科丁計劃」(coding),要進階到教寫程式。希望訓練當地的大學生志工成為種子教師,使用Scratch程式語言開發平台,以簡單易懂的應用軟體來寫程式,再教給當地的中小學生。
成立2012年的馬來西亞志工團,是全台唯一的海外文史保存志工團。13名來自人社院學士班、中文系、科管院的清華學生將前往馬來西亞北干那那,展開為期一個月的文史典藏、社區營造及華文課輔服務。而今年最大的困難是募款,受疫情影響,半數出團經費仍無著落,亟需各界慷慨捐助,讓他們能到國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