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六個Script功能提供基本運作功能,若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媒體報導

停辦3年 清大國際志工團再出發 前進東非、馬來西亞
新聞來源:中時新聞網   發佈時間:2023-06-07

2023-05-26 記者/王惠慧

過去3年因疫情阻隔,清華大學國際志工團無法出團,揮別疫情後,今年暑假將整裝再出發,前進肯亞及馬來西亞。東非志工團已募集並整修220台二手電腦陸續送往東非,並將在肯亞開展資訊教育。馬來西亞志工團則將開闢新據點,前往北干那那(Pekan Nanas)推動社區文史保存。

清大國際志工創始於2007年,服務地點遍布非洲的坦尚尼亞、獅子山、肯亞、迦納、中美洲的貝里斯、及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尼泊爾、印尼等8國,共有675位清華志工參與海外服務。過去3年因疫情阻隔,志工無法出團,但他們仍持續整修二手電腦送往海外,並錄製課輔影片、辦理線上講座,開啟遠距服務新模式。

今年終於等來解封,清大志工團將第14度踏出國門,飛往海外服務,清大副校長呂平江及學務長詹鴻霖26日也為即將出發的24位清華國際志工授旗,祝他們圓滿達成任務。

東非團學生領隊袁泰智說,過去在東非,主要教學童電腦文書處理及資料搜尋,今年首度導入「科丁計劃」(coding),要進階到寫程式。他們將訓練當地的大學生志工成為種子教師,使用Scratch程式語言開發平台,以簡單易懂的應用軟體來寫程式,再教給當地的中小學生。

另一方面,13位來自人社院學士班、中文系、科管院的清大生則將前往馬來西亞北干那那,展開為期一個月的文史典藏、社區營造及華文課輔服務。人社院學士班大三洪睿辰說,北干那那近年人口嚴重外流,產業沒落,城鄉差距及數位落差加劇,亟需外界協助文史保存及社區營造。

領隊王麗蘭表示,學生將探訪北干那那的社區,以深度報導、紀錄片、走讀地圖等形式保存當地文史;也將與當地華文小學合作,為學生舉辦生活營,推廣閱讀及創作文化繪本。中文系大二生林亮語和周安時等團員去年還先到馬祖做田野調查、撰寫人物誌,累積採訪經驗,預先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