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9 記者/楊綿傑
為攬才留才,清華大學創全國大學之先,設立傑出人才發展基金,並已募得約11億元。全校共有近300位教師今年領到3萬至100萬元的學術表現獎勵,再加上彈性薪資加碼,教授年薪最高上看500萬,清大校長高為元強調,盼各界更加重視學術人才不足問題。
高為元談到,願意攻讀博士的優秀學子愈來愈少,台灣未來的教授要從哪裡來?大學的未來發展令人憂心。他認為,這是國內大學面臨的急迫困境,未來10年人才流失的挑戰將更形嚴峻,如果不挺身改變,優秀教授不足的人才海嘯就在眼前。
清大研發長邱博文指出,傑出人才發展基金主要獎勵教師的學術研究成果,評比指標包括發表重要期刊論文、學術專書、舉辦或參與國內外重要學術會議、擔任國際頂級期刊主編、獲選重要學術組織會士,也包括演講、展演、競賽等多元領域的學術表現。
邱博文表示,清大去年首度對學術表現傑出教師頒發傑出人才獎勵,獲獎教師占全校教師的29%,今年的獲獎比率更上升到36%。此外,針對教育部補助大學辦理彈性薪資方案,校方也加碼提供配合款,本學年彈性薪資總經費較前學年提高約27%。
邱博文分析,清大助理教授本學年彈性薪資最高加碼56萬,副教授87萬,教授則可達279萬,再加上傑出人才基金獎勵3萬至100萬,合計本薪及雙重獎勵,助理教授及副教授的年薪可上看300萬元左右,教授則有機會躍升至500萬。
清華電機系教授李祈均今年獲頒「聯詠傑出人才講座」。他表示,傑出人才基金制度著重獎勵教授的學術表現,這令有志研究的學者感到被重視,也以此為榮,是提升頂尖大學水準的良方。
副教授曾鈺婷曾是我國韻律體操優秀選手,為清華與竹教大合校後運動科學系聘進的第一批教師,在兒童發展、神經科學等領域發表多篇頂尖期刊論文,今年獲頒「清鏡傑出年輕學者」。
傑出人才基金不只獎勵教授,從今年開始,也獎勵行政績優職員,今年共有74位職員獲獎,並經校內外委員會評選及校內職員互評,選出最優秀的3位頒發「行政紫荊獎」,獎金額度為6至1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