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六個Script功能提供基本運作功能,若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媒體報導

諾貝爾物理獎梶田隆章開講 鼓勵學子專注目標
新聞來源:自由時報   發佈時間:2017-08-07

 2017-08-07記者 洪美秀 報導

2015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日本東京大學教授梶田隆章(Takaaki Kajita),以及曾獲數學界最高榮譽「費爾茲獎」與「沃爾夫獎」的美國哈佛大學教授丘成桐,今天下午到清華大學演講。2人在物理及數學領域都有極重要的貢獻,吸引不少大學生及高中生聽講。

 

設在清大內的「國家理論科學研究中心」歡慶成立20週年,主任朱創新說,丘成桐是當代國際公認最具影響力的數學家之一,在數學上有許多重要突破,也開創了不少新領域。其中,以他為名的「卡拉比─丘流形」,更是物理學家在考慮宇宙可能具有的高維時空結構時,不可或缺的架構。

 

丘成桐演講主題為《我在廣義相對論幾何面向的研究旅程》,他介紹自己在將近半世紀前,如何著迷於愛因斯坦方程式的美妙,卻也對廣義相對論所可能有的「真空」狀態帶有疑問,因而勇敢投入研究,終於成功解決代數幾何的一大難題,並獲得1983年費爾茲獎。

丘成桐鼓勵年輕人,做科學研究時要勇於發掘問題,並努力解決。

梶田隆章則分享重力波探索新趨勢,以《用重力波探索我們的宇宙》為題,說明去年在國際天文與物理學界的大事─LIGO團隊偵測並證實愛因斯坦百年於廣義相對論預言的重力波,改變了人們對於宇宙起源的理解。

梶田隆章對來聽演講的高中生說,科學是有趣的,但好的研究成果永遠來自最認真的人。他以從小就很喜歡、且曾深入研究的競技「弓道」為例,鼓勵年輕學子要專心於自己的目標,別想一步登天,踏實穩健才能逐夢踏實、完成理想。

梶田隆章與1965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朝永振一郎,可謂出身諾貝爾名門,但研究與工作並非一帆風順,畢業後還曾找不到工作。梶田隆章利用這段時間改良探測器,最後在日本神岡一座深達1000公尺的廢棄礦山中,以5萬噸的純水觀察到幾乎不與任何物質發生交互作用的微中子,並因確認微中子有些微的質量,打破標準模型的預測,獲得2015年諾貝爾物理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