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六個Script功能提供基本運作功能,若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首頁故事

醫環系葉秩光教授研究團隊榮獲國家新創獎【2011.12.19秘書處】

本校醫環系葉秩光副教授的研究團隊,經過長達2年多時間,研發出具有特殊表面修飾的「標靶」特性,及包覆藥物的「載藥」特性的「多功能超音波影像對比劑平台」技術,日前獲得社團法人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頒發「第八屆國家新創獎」,技術創新未來發展潛力可期。

葉老師指出因為醫環系屬跨領域科學,才能成就此次具突破性的研發成果。他說,超音波對比劑是一種可被生物分解材質外殼包覆的微小氣泡,由於空氣與血液對於聲波阻抗的不匹配,微氣泡具有增強聲場散射信號的作用,可以增加血管內的散射訊號強度,讓血管更具觀察性,應用在醫用超音波造影上,將能增進影像系統對於血流觀測的靈敏度,有助於協助早期診斷並減少侵入性檢查。

團隊研發所採用的超音波影像對比劑材質是「磷脂質」,與傳統超音波對比劑不同之處在於在磷脂質殼層上修飾具有專一性吸附能力的生物分子,使其能夠在體內針對特定受器標的性吸附累積,在超音波影像中標示出對應的病灶區域,協助癌症早期診斷。此對比劑的磷脂質殼層間更可包覆疏水性藥物,同時達到標的性診斷與治療的功能,進行藥物輸送與後續治療追蹤。

他說超音波對比劑就像是「載具」,將藥物置入這種奈米級的微小氣泡內,以小氣泡做為載具,將藥物帶到病灶,做為標靶治療。未來超音波影像比對劑不僅只是診斷工具,還兼具治療的功能。

葉老師表示,國外的超音波對比劑,僅侷限於基本的診斷用劑型,還沒有國家研發可同時包覆藥物及表面修飾抗體的產品,而清大研發的超音波影像對比劑價格便宜,還能載送藥物以及具有抗體,穩定性又佳,較國外的產品更具競爭優勢,目前就有來自日本知名大學材料系教授帶領團隊到清大醫環系「取經」,未來可望在互惠的前提下,展開後續的合作計畫。

醫環系團隊提出一個具有多功能的微/奈米等級超音波對比劑平台,提供一個醫學診斷與藥物治療同時可以實現的平台,實際商業模式將可分為實驗與臨床用劑兩種市場,目前臨床前實驗已有業者洽談合作細節。

對於主要參與這項研發工作的醫環系王中信、康世聰二位博士生葉老師表示肯定,他感謝全系的老師幫助,原子科學院董瑞安院長、醫環系邱信程主任的全力支持,以及國科會與清大於研究經費上的補助才有此次的成績。

<<醫環系葉秩光教授研究團隊榮獲國家新創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