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六個Script功能提供基本運作功能,若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首頁故事

清華紀念數學家唐文標 傳承他的大俠精神【2017.06.07秘書處】

本校圖書館舉辦「重讀唐文標—一位數學家的社會關懷」展覽,並在5月19日舉辦座談會。唐文標先生遺孀,彰化師範大學數學系邱守榕教授也出席。她感謝清華大學提供唐文標文物一個安身之所,在這場合她也想起唐文標的摯友,已逝的科學月刊創辦人林孝信先生,因為林孝信先生始終相信要把知識、理念傳播給年輕人,她也期待能將唐文標的人文社會關懷精神傳承下去。

邱教授說,在朋友之間林孝信先生最常到處找人講話,也非常熱中舉辦各式活動,但大家總說許多活動都是老人在參加。直到在林孝信先生的告別式,看到有很多年輕人來緬懷他,才知道他對年輕人的影響力很大。清華大學收藏唐文標的文物,她也盼望年輕人能夠因此更瞭解1970年代有志之士的思想。

唐文標先生是美國伊利諾大學數學博士,但對於人文的關懷,以及對於文學與戲劇的涉獵廣泛且見解獨特,更在台灣文壇掀起波濤洶湧的鄉土文學論戰。邱守榕提到,從文藝復興時代開始,人文科學都是相輔相成的,然而現在的臺灣社會雖屢屢談論跨領域,但人文與科學依然涇渭分明,她相信用人文的觀點看科學,有助於理解社會問題,對社會發展更有助益。

圖書館林福仁館長表示,唐文標41年前曾在報端發表的文章「有什麼用?」對當時的教育制度提出批判與反思,對社會、文化關懷的熱誠令人感動,是個憂國憂民俠士。他說,表達對社會的關懷並不需要技術專業,相信可以給清華園的學子很大的啟發。

在清華大學旺宏圖書館一樓展出至6月15日的「重讀唐文標—一位數學家的社會關懷」展覽,以作家生平規劃了「唐文標與保釣運動」、「唐文標與《夏潮》雜誌」、「唐文標與臺灣社會研究」、「唐文標與教育評析」及「唐文標與大眾文化評論」5項主軸,透過展出他的手稿、剪報與著作,呈現1970年代台灣面臨轉折關鍵時期,唐文標對台灣社會的觀察、犀利批判與關懷,讀者也可重新認識解嚴前夕的臺灣社會。

其中〈再見,武林盟主—教你怎麼寫武俠小說〉手稿,除了告訴讀者如何設定小說的場景、人物及武功招式,還說真正的「俠」,不是打敗天下無敵手的武功高手,而是重視道德和使命感的「俠之大者」。

座談會上,嘉義大學中文系陳政彥副教授說,唐文標曾批判余光中、周夢蝶的詩過度模仿西方現代詩,有逃避現實的傾向而掀起現代詩論戰,當時近乎得罪整個詩壇,但從他的作為可以看出他的積極入世精神。

從唐文標在1960年寫「與自己的信」,標題後抄錄法國作家紀德 (Andre Gide)的話:「如果說我們的靈魂有什麽值得稱述的話,那麼說它燃燒得比別人熱烈吧!」也可窺見他面對生命的熱情。

 

唐文標檔案

唐文標先生(1936-1985)本名謝朝樞,廣東開平縣人。在香港完成中學學業後入新亞書院外文系就讀。1956年移居美國,1967年獲美國伊利諾大學數學博士。曾任教於美國加州州立大學沙加緬度分校,1972年來台,先後任教於國立臺灣大學數學系及國立政治大學應用數學系,1976年後定居台灣;同年以評論集《天國不是我們的》一書獲中山文藝創作獎。因性情率真,朋友每以「大俠」稱之,1985年病逝於台中。

 

「重讀唐文標—一位數學家的社會關懷」展覽

時間:5月15日-6月15日
地點:國立清華大學旺宏圖書館1樓「知識集」
http://www.lib.nthu.edu.tw/guide/exhibits_and_events/spex_20170515.htm

 
<<清華紀念數學家唐文標 傳承他的大俠精神>> 檔案下載:PDF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