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院士是台灣學術界最高榮譽。中研院7月4日下午召開院士會議,選出第34屆共28位新科院士,其中就有5位清華人。
其中楊儒賓院士是本校哲學所講座教授,葉均蔚院士為材料系講座教授,洪上程院士為本校化學系與中研院合聘教授。
余振華院士、史維院士都是本校校友,且他們大學都是77級。77級出了2位新科院士,令同學、老師都倍感光榮。
楊儒賓講座教授(中研院人文社科組院士)
楊儒賓講座教授的專業領域是中國哲學及宗教研究,曾獲多項傑出研究獎項,著作《儒門內的莊子》更榮獲科技部人文及社會科學領域「2020最具影響力研究專書」。
楊教授及夫人方聖平教授還積極催生清華文物館,已捐贈數千件近代東亞文書手稿、圖書文獻、書法繪畫給本校,由清華文物館收藏及展示。
葉均蔚講座教授(清華材料系學士76級、碩士80級、博士86級,中研院工程科學組院士)
葉均蔚講座教授是學碩博「三清」的清華人,也是全球知名的「高熵合金之父」。他一手開創的高熵材料研究領域,截至去年為止,全球學者發表的論文數已超過1萬6千篇。葉教授2021年獲行政院傑出科技貢獻獎;2024年「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中,他更在單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名列全球材料領域第二、全台第一。
洪上程合聘教授(清華化學系學士87級、博士92級,中研院數理科學組院士)
洪上程教授也是學碩博「三清」的清華人,畢業後即在母校任教,還曾獲傑出教學獎,目前為本校化學系與中研院的合聘教授。他獲獎無數,包括教育部學術獎、國科會未來科技獎。研究領域專注於有機化學、醣化學,他創新寡醣合成技術,還發現了修復脊髓神經元的關鍵,為治療癱瘓者帶來曙光。
余振華校友(清華物理系77級、材料所79級,中研院工程科學組院士)
余振華院士現任台積電研發副總,也是台積電最富盛名的「研發六騎士」之一,領導研發CoWoS封裝技術,成為AlphaGo和生成式AI蓬勃發展的重要助力。他於2017年榮獲總統科學獎,2013年獲選為電機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會士,並在2018年當選本校第十九屆傑出校友。
史維校友(清華動機系77級,中研院工程科學組院士)
史維院士是知名的航空太空工程學家,也是美國航空航天學會及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院士,曾任香港科技大學校長。他在2013年當選本校第十四屆傑出校友。
恭喜5位清華人在學術最高殿堂大放異彩!清華大學以您為榮!
人體細胞的運作方式就像一座城市,必須透過精密的運輸系統,將各種物質送到正確的位置。但由於運輸... (繼續閱讀)
本校邀請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美國能源部前部長朱棣文(Steven Chu)院士以「實現淨零排放之機遇與... (繼續閱讀)
本校12月6日召開校務發展諮詢委員會,改以各學院自主組建跨域團隊的創新模式,展現清華在教學研究... (繼續閱讀)
本校校務會議今天全票通過整併中華大學意向案,將與中華大學接續討論整併具體規畫,預計於明年向教... (繼續閱讀)
本校生技所林愷悌副教授、生資所鄭惠春副教授聯手破解困擾科學界近百年的謎團,解密癌細胞為何能快... (繼續閱讀)
本校藝術學院大樓今天上樑,原本在南大校區的藝術學院學生預計後年即可搬到校本部上課。高為元校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