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諾貝爾獎物理獎得主克勞德‧科恩‧唐努得日(Claude Cohen-Tannoudji)22日受邀至本校,以「光與物質(Light and Matter)」進行一場精采的科普演講。他表示,科學是一段迷人的探索之旅,歡迎有興趣探討新領域或尋找改善地球環境的年輕學生的參與。這場演講吸引了許多建中、竹中、科學園區實驗中學、竹北高中、新竹荷蘭國際學校、新科國中等學校學生及民眾參與。
為了讓出席的觀眾對主講者更為了解,陳力俊校長致詞時特別就克勞德教授的背景作了清楚的介紹。陳校長提及,「Cohen」是猶太大姓,在各界都很顯赫。而全世界約僅有一千五百萬猶太人,不到世界人口的千分之三,但產生了約四分之一的諾貝爾獎得主,這個成就與猶太人重視教育,酷愛讀書、學習傳統關係密不可分。
陳校長指出,克勞德教授受父親的影響甚深。他父親對教育極端重視,也廣泛涉獵各種知識,並將猶太傳統價值深植於子女的心中。而良師益友對克勞德教授的啟發也非常重要。他因受物理老師Alfred Kastler激勵,改變初衷轉向以物理為專業,爾後再加入Alfred Kastler的實驗室,當時的設備、經濟條件都不佳,且實驗室規模也偏小,但與老師及師兄的互動良好,充滿研究熱誠,也有優異的成果。
此外,1973年他任教於法國學院,該學院特色為教授可自選所教課程,但每年必須教授不同課程,且課程採完全開放式,這對教授是很大的挑戰,但也激勵教授擴展知識範圍,嘗試新領域,清華校友胡適先生曾說:「為學要如金字塔,要能廣博要能高」、「凡一流的科學家,都是很淵博的人,取精而用宏,由博而反約,故能有大成功」。陳校長表示,從諾貝爾大師做研究的態度可以認知到,做學問若在狹窄的專業領域中鑽研,是不可能有太大的成就。
克勞德教授是以製造超冷原子的技術得到諾貝爾物理獎,也讓科技有大的突破。他提到,無論是原子或是固態的物體都可以統稱為物質,光與物質之間的交互作用讓科技進步神速。他進一步指出,探討光的本質以及光與原子的交互作用一直是物理研究的核心問題,也是許多新的觀念性和技術性革命諸如相對論、量子物理及雷射的開端。同時,也找到操控原子的新方法如光學幫浦及雷射致冷技術。
在場的學生關心以光來傳輸訊號的電腦是否有可能實現,克勞德教授表示,由於電子的傳輸速度為光的十分之七,因此,用光子作為電腦傳輸資料的方式將大幅提昇傳輸速度,光電腦雖然在短期內無法實現,但仍舊是趨勢。他認為,未來電腦都會跟量子物理有關,無論從事科學或是工程,量子物理將成為重要的學門。
1980年代早期,克勞德教授已開始教授有關雷射場對原子的作用。同時,他也與阿蘭‧阿斯佩(Alain Aspect)等人一同成立了一個實驗室,關注於雷射冷卻與束縛。克勞德教授的研究團隊發明了「塞曼減速器」,該技術能夠減緩氣體原子的運動,發展以雷射光束冷卻和捕捉原子的方法,讓研究人員更容易地研究原子。這樣讓克勞德教授與威廉‧菲利普(William Daniel Phillips)及朱棣文院士(Stephn Chu,現任美國能源部部長)在1997年共同獲得的諾貝爾物理獎。
由本校退休教職員工、眷屬、校友及清華之友組成的「清華志工團」,18正式開始在行政大樓一樓提供服... (繼續閱讀)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文化背景人士在日益頻繁的接觸過程中,彼此間也互有影響。本校外籍生人數逐... (繼續閱讀)
本校化學系「國科會講座教授」磯部稔教授出席12月3日在泰國曼谷舉行的「第七屆朱拉蓬公主國際科學... (繼續閱讀)
江國寧教授因其在微電子封裝與電子元件的力學分析、設計與可靠度評估理論與驗證上的基礎與應用研究... (繼續閱讀)
本校著眼於與中國大陸高校的互動交流,並逐步建立雙方未來學術合作的交流平台,陳力俊校長分別在11... (繼續閱讀)
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Association of East Asian Research Universities, AEARU)第18屆年會暨第31...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