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科技法律研究所於2009年12月3-4日,假台積館901室舉辦「2009清華科技法律國際研討會:創新、競爭與管制」,由所長彭心儀教授帶領全所教師,投入為期兩天的國際研討會中,與來自美國、德國、瑞士、日本、新加坡、香港等世界各國傑出學者發表22篇論文;同時,將由德國慕尼黑馬普智慧財產研究所所長 Reto M. Hilty發表主題演講(keynote speech):「創新、競爭與管制」。
科法所今年在國際交流的工作上取得豐碩的成果:先與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法學院締約相互承認學分合作協議,再與北京清華大學法學院共同成立兩岸清華法學論壇。12月3日又於國際研討會會中與國際知名學術研究機構:德國慕尼黑馬普智慧財產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mpetition and Tax Law)正式簽約,未來在各方面皆能有更多學術上緊密之互動與交流。
本次研討會以新興科技為主軸,分為以下五大法律面向:「科技發展與憲法價值」、「資訊社會與刑法管制」、「生物醫學的倫理、法律與社會影響」、「科技創新、國際貿易與競爭政策」、「智慧財產權與資訊通訊科技及生物醫學」,並由各領域首屈一指之專家學者擔任各場次主持人,分別為臺大法學院葉俊榮教授及王文宇教授、政大智財所馮震宇所長、臺灣法學會顧立雄理事長、瑞士蘇黎世大學Rolf H. Weber講座教授以及清華科法所范建得教授等。
科法所自西元2000年成立以來,致力於智慧財產權、資訊通訊法、生物醫學科技法等領域之法學研究,希冀與國內外該領域學者充分對話,同時與我國產、官、學界分享豐碩的學術成果,並展現活躍的研究實力。科法所除深切期盼本次國際研討會之舉行,能瞭解與比較各地之獨有觀點,以及透過經驗交流截長補短外,亦能深入而廣泛的探討諸多法律議題,且為使國際社會間確實達成對話接軌,本次研討會之論文集皆以英文撰寫,論文發表亦以英語進行。
清華科法所係以培養兼具科學與法學研究之跨領域專業能力、高度國際化的法學教育、融合傳統與非傳統法律訓練、造就下一世代領袖人才為教育目標,兢業努力融合本質上傾向應用學科之法律學與客觀之自然科學與技術研究,並構建具獨特價值的學術領域之同時,也兼顧基礎法學之傳統訓練。科技有其全球共通性,而科技法律便是該所學術研究與國際接軌的橋梁。科法所期能透過本研討會分享學術成果、締造健全法制環境,進而推動21世紀科技產業創新與經濟發展之競爭態勢。
今年八月初,莫拉克颱風重創南台灣,造成數不清的物質損失,更留下了不可數的心靈瘡疤。在災難過後... (繼續閱讀)
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柯恩伯格教授(Prof. Roger D. Kornberg),於12月23日受邀蒞臨清華演講,... (繼續閱讀)
本校於12月22日(二),假行政大樓第一會議室,舉行第四次「校務發展諮詢委員會議」,難得的產官學研... (繼續閱讀)
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Association of East Asian Research Universities,簡稱AEARU)第15屆年會及第... (繼續閱讀)
本校於12月8日下午,假物理館019室,舉行朱經武院士「清華榮譽講座」頒授典禮,由陳文村校長親自致... (繼續閱讀)
2008年的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楚爾郝森(Harald zur Hausen)教授應「溫世仁卓越學術講座」邀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