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六個Script功能提供基本運作功能,若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首頁故事

楊儒賓、方聖平教授與本校簽署「典藏文物合作協議」 --攜手共為清華博物館催生【2008.11.03秘書處】

近二十年來,本校中文系楊儒賓與方聖平教授伉儷,持續收藏了東亞儒學相關的文物,包括書畫、檔案、地圖文書等,超過千件珍貴資料。其中部分藏品曾多次在日本與台灣展出,甚受注目與好評。二位教授因長期任教清華,基於對清華關愛,有意捐贈珍貴藏品,以催生清華博物館,豐富清華在人文領域內涵,打造清華的公共形象。但有鑒於博物館籌設費時,本校為表示與兩位收藏者的合作誠意,乃決定於11月3日上午10:00先簽訂合作協議的備忘錄。

本校陳文村校長除深感楊教授與方教授的心意,也很肯定清華博物館的構想,因此請張石麟副校長邀集校內同仁(人文社會研究中心黃一農主任、李家維教授、吳泉源教授、藝術中心劉瑞華教授、圖書館謝小芩館長及校園規劃室李雄略主任)著手進行清華博物館之籌備,並於今年五月份會議中決議,除邀請學者專家做藏品評鑑,亦舉辦公開展覽,向全校師生介紹這批珍藏。

首次校內展覽,定名為「台灣在東亞:清大博物館催生展」,並已於10/28在清華大學藝術中心開展,展期至11/07(五)為止。此檔展覽共分七個子題:1.台灣書畫。2.巡撫及總督墨跡。3.日華交流書畫。4.中國儒者墨跡。5.東亞學者翰墨。6.地圖、地契與文書。7.民國學術檔案。由標題中,欣賞者大致上可以看出展覽的特色,它是立足在台灣,以東亞為範疇,以文化史、思想史為脈絡的收藏展。而展覽副標題是:「清華博物館催生展」,校園博物館是學校大事,應當獲得全校師生的同意,成立與否,理當共決,所以真正的催生者是清華的師生,這些展品只是引子,可視為適時而至的「增上緣」。楊教授與方教授盼望學校有一座很好的博物館,也企盼有完整的配套機制,同時希望博物館的藏品的質量可以更高。此檔展覽與其說是展覽,不如說是呼喚。它呼喚一座可容身、可長可久而且可遊心賞目的公共建築,也呼喚能招攏幾件令人難忘的名品。

楊儒賓教授指出,他從來沒有想到會成為「收藏家」。當第一次聽到一位古董商向他的朋友介紹道:「這是楊某某,收藏家。」雖然知道是在介紹自己,卻仍然不自主的尋覓,到底那位收藏家在哪裡?佛說:諸法因緣和合而成。如果真可以稱得上收藏家的話,也都是由諸多因素匯合而成的。他表示特別要感謝妻小容忍他的不顧家計,成為徹徹底底的家庭寄生蟲,因為:「收藏活動是人生最大的排他條款。」所有的薪水就像四月雨季的流水一樣,通常在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就流光,但透過貨幣轉換定律,也確實收集到令自己感動的作品。

簽約當日,適逢十位中外書法史學者參訪清華,除對此次展覽的珍藏品,大表讚賞外,同時亦一起見證這清華博物館籌設的里程碑,相當難能可貴。同時,當日亦由楊儒賓教授親自導覽,其精闢獨到的解說及收藏故事,除深深吸引並感動所有在場者外,亦引領大家自然融入歷史軌跡。

<<楊儒賓、方聖平教授與本校簽署「典藏文物合作協議」 --攜手共為清華博物館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