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六個Script功能提供基本運作功能,若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首頁故事

本校物理系張石麟教授榮獲2009年「華倫繞射物理獎」【2008.09.30秘書處】

本校最近喜訊頻傳。物理系張石麟教授(目前兼任學術副校長)以其在繞射物理-尤其在X光相位問題、多光繞射及X光共振腔等研究方面-有傑出的貢獻,獲得美國結晶學會(American Crystallographic Association, ACA)頒給2009年「華倫繞射物理獎(Warren Diffraction Physics Award)」。「美國結晶學會」會員超過2,200人,分別來自60餘國。「華倫繞射物理獎」是該學會四個主要獎項之一,創立於1970年,以表揚以X光、中子或電子繞射技術在凝態物理(固體或液體)研究上有重要之貢獻者。該獎每三年頒發一次,獲獎極為不易。本獎項將於2009年7月25~29日在多倫多(Toronto)舉行之年會中頒獎。

張教授之研究領域主要在繞射物理、結晶學、與儀器發展等方面,長期投入X光相位問題及X光光學等領域的研究,成果突出。其中,「X光相位問題」為自X光繞射發現以來在繞射物理、X光光學及結晶學中的重大問題之一,尤其是複雜系統-如高分子、蛋白質及層狀系統(如薄膜、電荷密度波Charge-density wave)-之結構所涉及的相位問題更亟待解決。針對此一問題,張教授利用在X光複繞射方面的研究基礎,發展成功可用於薄膜、晶體、介面、量子點、二維系統之多光掠角繞射法、多光雙向繞射法、多光共振X光繞射、以及結合繞射和吸收光譜的多光繞射異常精細結構(MDAFS)的新方法。另外,在「X光光學」的研究方面,張教授利用現代微電子蝕刻技術研製共振腔,並在我國之同步輻射光束線上,以極高能量解析度之分光晶體,實現了X光共振干涉,此一研究成果將共振腔之光譜範圍由極長之可見光延伸至極短之X光與伽傌射線,並可應用於高解析精密時序X光繞射、散射實驗、X光光譜學、及顯微術等方面。目前更朝向研製微奈米級之X光光學元件方面進行。

張教授對於學術的投入,不斷得到各方肯定,曾獲得國科會傑出研究獎及傑出特約研究員、教育部學術獎及終身國家講座、中山學術著作獎、東元科技獎、傑出人才基金會「傑出人才講座」等重要學術獎項,並具有中華民國物理學會第一屆會士、亞太材料科學院院士、美國物理學會會士(APS Fellow)等榮銜,且為本校「清華特聘講座」。而在研究之餘,張教授亦秉持「兼善天下」的胸懷與理想,奉獻心力於行政服務工作,除先後擔任本校物理系系主任、物理所所長、研發長、理學院院長、學術副校長外,並曾擔任中華民國物理學會理事長、結晶學委員會主任委員、同步輻射研究中心副主任、國科會物理研究推動中心主任及自然處處長。

張教授此次榮獲國際重要獎項,更彰顯其深厚的學術實力及卓越的研究貢獻,其致力於學術研究的精神亦是值得學習效法的典範。

<<本校物理系張石麟教授榮獲2009年「華倫繞射物理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