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六個Script功能提供基本運作功能,若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首頁故事

校務發展諮詢委員建議:培育新世代人才為清華核心價值【2018.02.08秘書處】

本校於106年12月4日舉辦校務發展諮詢委員會,邀請多位學者專家對本校校務發展提出建言。10位委員共同聽取全校10個學院教學、課程及特色簡報後,從招生、國際化、行政等多個面向提出發展建議,期許清華在合校一年後為下個世代培養跨領域領導者。

今年校務發展諮詢委員會調整以往將委員們分組、分別聽取各學院簡報的作法,首次改為10位委員上午共同聽取理工類5個學院簡報,下午再由教育、藝術等5個人文社科類學院簡報。委員們集中討論、激盪出更多想法,賀陳弘校長稱清華此次真是獲益良多。

招收多元學生 以培育人才為核心

本校名譽博士、刁錦寰院士期許清華能訓練年輕人「想」及「如何想」,保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

賀陳弘校長回應指出,胡適有句話說「想怎麼收穫就怎麼栽」,對學校來說「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招」,用傳統作法就只能收到傳統的學生,要找到會想、適當的想、有想的動機的學生,在招生時就得做些設計,特殊選才就是應運而生的招生方式,為的就是招到多元的學生。

賀陳校長說,學生的學習動機來自他們本身的「喜歡」,因此清華開闢雙專長學習軌道,透過彈性化措施,學生能自主設計學習歷程,讓還不確定自己未來志向的學生能擁有兩種領域的核心能力,未來不管升學或就業都擁有迴旋的空間,學習過程能保有高度主動性和動機。

中研院士朱雲漢教授表示,清華將「教學」擺在校務核心是很好的,像是跨領域學習的「清華學院」就非常好,也許這個學院就是未來的清華大學。但要如何強制學生學會應該具備的基本能力?清華學院應給予優秀學生可多方發展、多重學習的彈性。

朱雲漢說,最原始的大學沒有分科系,後來才開始分科、分領域,但這樣的時代快結束了,科技發展帶來快速變遷及科技重組,未來的5至10年,清華如何引進新興領域師資及知識?若能跟得上世界潮流,未來就能成為頂尖,否則只能跟著潮流走。

華梵大學前校長朱建民教授說,台灣高教環境因資源縮減,導致無法全力發揮,又經常被短期目標拉著走;學校要保住長期發展的元氣,端看校長怎麼妥適分配資源。現今的教學方式、教室配置都還是工業時代留下來的,教學方法如何依科技變遷進行改革?期許清華帶動新學習模式的出現。

整合跨域資源 扎根教育

中研院士朱雲漢建議清華將眼界放大、超越台灣。他表示,清華在合校後擁有創新的特殊條件,像教育和藝術領域就融合得很好,但與人文社會領域的結合尚稱不足。清華現在已經擁有實驗小學,下一步是否敢為天下先,以教育學院的資源辦理實驗中學,讓現有的大學資源能扎根進入小學、中學等基礎教育,如此一來清華未來的發展更值得期待。

清華與新竹教育大學合校迄今已一年,教育部前部長黃榮村教授建議,在教育學院方面應思考以清華現有的科學、科普知識來帶動台灣中小學的國際化;而藝術學院則可善用清華大學原有的科學及科技優勢,與美術、音樂、設計跨領域結合,走出台灣。

本校前校長劉炯朗教授認為,高等教育的目標是要培養能為社會長遠貢獻的人才,而不只侷限於培養在畢業後能馬上進入職場工作的人。

劉炯朗教授說,高等教育的定位應是全面教育、基礎教育、與時俱進的教育,這些不該只是口號。然而要提供與時俱進與的教育,教材就必須不斷更新,最重要是為學生建立國際觀,這在校內要經由課程培養,也要鼓勵學生跨出校外、出國交流。

制訂發展地圖 定位核心價值

本屆校務發展諮詢委員會召集人、清華前校長劉兆玄教授說,清華的傳統是在學術上追求卓越,近年來從學術型轉為社會型,逐漸走向多元化、社會性、普及性的方向。清華需要有重量級的計畫對台灣社會產生重大衝擊,才能讓學術地位屹立不搖。

劉兆玄教授直言,台灣的生命線之一是「能源」,清華的核心專長正好是能源,無論是科技專業、社經專業、環境專業都有相當高深的根基,建議清華能提出一個學校層次的計畫,集相關科技、社經、環保等專業,做出一個擲地有聲的報告,盼成為台灣能源政策的定音槌,「要是做到了,清華大學就不再是象牙塔,而是石破天驚了。」

教育部前部長黃榮村教授也表示,教育部與科技科的補助政策對高等教育的生態影響很大,清華不得不配合調整,但政策並非固定不變,學術發展仍需有其核心與價值,希望清華在政策影響下仍能有為有守。

清華前校長徐遐生院士則對校園行政方面提出看法,認為行政主管應制訂校務發展地圖(road map),每年針對去年度委員所提出的意見進行檢核。

中研院士黃秉乾教授表示,清華應有明確的定位,先設定方向,再依能力做到最好。他也希望清華能思考「清華用心培育東南亞學生,為什麼無法為台灣留下人才?這些東南亞學生來到台灣讀書卻連中文都不見得會說,為什麼?評估投入的資源、人力後,值得嗎?」

黃秉乾教授也指出,想延攬國際人才別只針對國際上的大牌名師,也可招進正在成長的年輕學者。

賀陳校長:清華3.0 回應時代挑戰

賀陳弘校長說,清華在台60年,但放眼全世界優秀大學,清華其實還是青春期、還沒有定型,這反映在本校學科領域一直在變動,平均每十年清華都多一個新領域,每一次變動都是新的衝擊,每次都重新檢討一次清華的定位、人才培育的樣態。

「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賀陳弘校長說,清華的未來很難在此刻一槌定音,如同這次的合校,去年此刻還有很大的反彈,「無有行者,無以圖將來;無有留者,無以酬聖王。」在這60年中清華其實一直在變動,確定的是清華3.0要培育科技與人文跨領域的領導人才,正在追求成長和卓越最為困難的時候,清華不會忘記回應社會的挑戰,為下一個世代的產業與社會教育出需要的領導者,清華定會全力以赴。

<<校務發展諮詢委員建議:培育新世代人才為清華核心價值>> 檔案下載:PDF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