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六個Script功能提供基本運作功能,若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首頁故事

本校前校長徐遐生院士獲選為「2009年邵逸夫天文學獎」得主【2009.06.18秘書處】

「邵逸夫獎基金會」於6月16日(星期二)在香港舉行記者會,公佈2009年度「邵逸夫獎」得獎人名單。本校前校長徐遐生院士因對理論天文學的傑出貢獻,因此獲選為本年度「邵逸夫天文學獎」得主。這是徐前校長繼五月份,獲得「太平洋天文學會」最高榮譽-布魯斯金獎之後,再次榮獲國際級重要獎項,顯見其雄厚的學術實力,以及對於人類與社會的卓著貢獻。

自古以來,人類一直對天上無數閃爍的星星存著好奇。人類想知道星星的起源,更想探索星星對我們存在的意義。儘管最近的天文研究有所突破,表明宇宙絕大多數物質成分是暗物質和暗能量,但恆星依然是組成星系的基本單元、是從最遙遠的宇宙到最鄰近世界的可見光波段能量來源、是生命不可缺少及行星棲息所需的各種複雜化學元素的來源。人們必須徹底了解恆星的形成,才可以考究太陽系的形成,並進一步去根究整個星系的誕生。

本校徐前校長被公認為世界頂尖天文物理學者之一,其對天文學的貢獻與影響,則以星系漩渦臂結構及恆星形成理論著稱。21歲時,與指導教授林家翹聯合發表「密度波理論」,是40年來天文物理學最重要的理論之一,奠定他在全球學界的地位。而所著的「天文物理學」,更是哈佛大學物理系與天文系的必讀教科書。其曾正確判斷慧星中應含有經歷過高溫的岩石,雖與當時主流理念相悖,但後來證實其判斷是正確的。最近,他對於太陽系起源於行星遺留物的研究,並獲美國宇航局帶回的Wild-2慧星碎片證實。他是繼數學泰斗陳省身、遺傳學權威簡悅威及細胞凋亡專家王曉東3位華人科學家後,第4位獲「邵逸夫獎」的華人。

「邵逸夫獎(The Shaw Prize)」成立於2002年,是依香港著名的電影製作人邵逸夫爵士的旨意而設立,用以表彰在學術及科學研究或應用上獲得突破成果,和該成果對人類生活產生深遠影響的科學家。這是一個國際性獎項,由邵逸夫獎基金會管理及執行。每年頒發一次,分別有天文學、生命科學與醫學、數學科學三個組別,每個獎項包括獎章和獎狀各一,以及獎金一百萬美元。由於100萬美元的巨額獎金,足以媲美被視為國際最高自然科學獎項的「諾貝爾獎」,因此亦被稱為「21世紀東方的諾貝爾獎」。今(2009)年是「邵逸夫獎」第六屆頒發獎項,頒獎典禮將於10月7日舉行。

<<本校前校長徐遐生院士獲選為「2009年邵逸夫天文學獎」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