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六個Script功能提供基本運作功能,若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首頁故事

清華頒授張懋中院士名譽博士學位【2013.11.19秘書處】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卓越教授暨電機工程系系主任、中央研究院張懋中院士九0年代與研究團隊完成高速雙異質結構電晶體及雙極性場效電晶體積體電路的研究與開發,並成功的轉移到業界量產,對高速半導體器件和射頻與混合信號積成電路作出原創性的貢獻,包括HBT及BiFET功率放大器的開發使第二、三代手機的產業化得以實現。他的研究深深的改變了近代高速電子學的內涵,並提升了大眾日常生活的效率。11月14日本校頒授張懋中教授名譽博士學位,表彰他在學術及產業界的貢獻。

陳力俊校長表示,張懋中院士是工學院第一屆畢業生校友,也是新竹清華第十三位榮膺中央研究院院士校友;另一方面,十三位院士校友中,以前僅有諾貝爾獎得主李遠哲院士獲頒名譽博士,因此這項典禮的特別意義,不僅因為張院士的卓越成就,而且是彰顯張院士是本土「一條鞭」培育,而在美國學術界與產業界大放異彩的人才。

張懋中院士是美國工程學院與中央研究院院士,一般了解,華人榮膺美國工程學院院士是難得的殊榮,「但能同時成為中央研究院院士,更是難得。」陳校長說。陳校長也分享他認為清華特別的地方,舉其大者三點,呼應張院士隨後的演說:「清華:一個不一樣的大學」。

陳校長說,清華人傑地靈,大師如林,培育了三位諾貝爾獎得主,同時兩岸清華校園都是山明水秀,風景絕佳;梅貽琦校長在兩岸清華擔任二十四年校長,為新竹清華建立延攬優秀師資傳統,延續迄今,國內所有難得的獎項,清華教師得獎比率長期高居第一。最近「上海交大兩岸四地大學排名」公布2013年排名,本校排名蟬聯第三,如將規模以及資源投入兩項因素納入考慮,則清華是名符其實的「華人首學」;此外,清華校務發展方面,具有高度創新性,每每率台灣高教風氣之先。

張懋中院士表示,在清華最可貴的經驗,除了學習之外,還有與師長們像朋友般的互動。從母校畢業至今四十寒暑,清華在他心中始終是特別溫馨的一段回憶。他說,「清華的兩年教育決定了我日後的Career Path」,回憶1972年進入清華就讀,張懋中院士表示,「清華是我作研究的啓蒙學校,指導教授傅衣信老師對寫論文的用字遣辭,絲毫不苟的態度,成為我日後自己獨立研究和指導學生的最佳榜様。」

清華畢業後,張院士跟隨當時在材料所任教的陳茂傑老師,轉到隔鄰的交大電子工程系去攻讀博士。他表示,從台大物理,到清華材料,又轉到交大電子,不知不覺浸潤了台、清、交三校各具千秋的學風,也擴大了自己的眼界與為學的方法。

他在「清華:一個不一樣的大學」演講中提到,理想的大學是如梅貽琦校長名言:「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以及美國哥倫比亞大學Prof. Isidore Rabi曾言的:「Faculty are not employees of the university. The faculty are the university.」張院士也強調,身教重於言教。他認為,大學教育的目標是要培養學而能樂、學而能問、學而能論、學而能創、學而能群,以及學而能行的學生;此外,學生成長過程要能夠學能自尊、學能自省、學能自愛並愛人,要有終身學習的觀念。

張懋中院士現為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講座與傑出教授暨電機工程系系主任,在半導體領域相當傑出,擁有多項專利。他在2006年獲得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學會 (IEEE) David Sarnoff獎、2008年獲選美國國家工程學院院士,並於2012年獲選為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他大學就讀台大、碩士就讀清華,博士就讀交大。因為在清華時遇見了當時從UCLA來客座的余端礎教授,促使他決定在1979年出國到UCLA做博士後研究員,也開啟他不凡的研究之路。

<<清華頒授張懋中院士名譽博士學位>> 檔案下載:PDF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