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六個Script功能提供基本運作功能,若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首頁故事

攬才不遺餘力 總統科學獎三位 清華奪兩席【2015.10.08秘書處】

九月初總統府公布「總統科學獎」得獎名單,本年度獲獎者共三位,國立清華大學即勇奪兩席,獲獎者為生命科學院榮譽講座教授伍焜玉院士及人類所所長黃樹民院士。總統科學獎是我國科學界最崇高的獎項,獲獎實屬不易。為分享這份的榮耀,本校於十月七日舉辦慶祝茶會。

賀陳弘校長表示,總統科學獎是學術榮譽的桂冠,今年三位得獎人清華居其二,顯現清華的學術影響力非常強大。本校的人文社會科學與生命科學,發展各約三十年、二十年,在這短短的發展時間內,便奪得臺灣的學術桂冠,表示清華研究環境,足以灌溉研究種籽長成豐碩的果實。

「生命科學組」獲獎者伍焜玉院士是血液腫瘤研究的權威,他表示,在國外從事研究40年後,被延攬回台10年,對臺灣生物醫學有一些貢獻而且被總統科學獎委員會認同,感到很光榮、很榮幸。

伍院士指出,身為臨床醫師,最感欣慰的事就是能夠很快讓研究成果應用到病患身上,例如早期所從事的研究發現,血小板與心血管疾病的關係,以及發現阿斯匹靈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等,這些發現都很重要,也很有成就感。他也提到,臺灣的醫學科學研究近15年發展很快,有些實驗室毫無疑問地在國際上很有競爭力,例如江安世院長的實驗室。但他也要呼籲,整個環境氛圍仍屬保守,建議可以往更大膽的方向邁進,在應用醫學或農學方面,做出臺灣專屬的原創性研究。

總統科學獎自2001年開始頒發,14年來黃樹民院士是第三位「社會科學組」得獎者,可見在其他學門的強烈競爭下,社會科學組獲獎相當不易。

黃樹民院士表示,相較於美國,臺灣的研究環境相對友善。很感謝中央研究院李遠哲院長與翁啟惠院長給予極大的包容,讓他盡情做喜歡的研究,也感謝賀陳弘校長給予機會,讓他甫從中研院退休,馬上就到清華任職,持續喜愛的學術工作。

31年前黃樹民院士曾經到廈門島的一個村莊進行田野調查,當時正值中國大陸改革開放,農村剛從公社轉型為鄉鎮。在島上停留七個月,拍下大量幻燈片。1989年黃院士以在此研究的資料寫成一本書 The Spiral Road: Change and Development in A Chinese Village Through the Eyes of A Village Leader,之後並出版中文版《林村的故事》。這本著作至今仍是美國的中國社會研究課程中一本重要教科書。

今年2月黃院士返回該村莊,給村民播放31年前拍攝的幻燈片。住洋房、開跑車的年輕一輩村民莫不大感驚奇,原來他們的上一輩過著赤腳、種田、拿鐮刀收割稻穗的日子。村民很興奮,因為他們從未有過這樣的資料,希望以這些資料為基礎,創建一個博物館,並且也要蒐集、展示過往的生活工具。黃院士表示,能夠為一座村莊保留歷史,是他從事學術研究三十餘年,最有成就感的事。

談到對於後輩的期許,黃院士指出,研究人類學需要一個人走出自己的文化,長期、專心投入陌生的文化環境中,這對現下許多年輕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他希望年輕學者能夠長時間把自己放在一個環境中,專心研究,也不用盲目追求流行的題目。

總統科學獎的設立,是為了提升臺灣在國際學術界之地位,並獎勵數理科學、生命科學、社會科學及應用科學領域中,在國際學術研究上具創新性且貢獻卓著之學者,尤以對臺灣社會有重大貢獻之基礎學術研究人才為優先獎勵對象。每兩年頒發一次,本年度預定於年底舉行頒獎典禮,每位獲獎人將由總統親自頒發獎狀、獎座及獎金新臺幣200萬元。

<<攬才不遺餘力 總統科學獎三位 清華奪兩席>> 檔案下載:PDF檔